醒心琴韵

   
 

 

 

 


醒心文集 目录
 

溪山琴况注释

摩尼天虹

一曰迟

原文:

  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。为其有太和之气。故名其声曰希声。未按弦时。当先肃其气。澄其心。缓其度。远其神。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。疏台寥廓若太古。优游弦上。节其气候。候至而下。经叶厥律者。此希声之始作也。或章句舒徐。或缓急相间。或断而复续。或幽而致远。因候制宜。调古声澹。渐入渊原。而心志悠然不已者。此希声之引伸也。复探其迟趣。乃若山静秋鸣。月高林表。松风远拂。石涧流寒。而日不知晡。夕不觉曙者。此希声之寓境也。严天池诗。几回拈出阳春调。月满西楼下指迟。其于迟意大有得了。若不知气候两字。指一入弦惟知忙忙连下。迨欲入放慢则竟然无味矣。深于气候。则迟速俱得。不迟不速亦得。岂独一迟尽其妙耶。

注释:

  古人以琴能涵养情性。为其有太和之气。故名其声曰希声:
  所谓大音希声。此希声者,有误解为“稀声”者,非也。希声者,通达太和之声也。希声何出,自涵养中出。古人以琴涵养性情,故其音能通太和之气,故名曰希声。

  未按弦时。当先肃其气。澄其心。缓其度。远其神。从万籁俱寂中冷然音生。疏台寥廓若太古。优游弦上。节其气候。候至而下。经叶厥律者。此希声之始作也:
  未按弦时,先当静心正气,缓其度,远其神,于静中取音,得清虚之音。往来动荡时,必依气候。当停留者,必要得音饱满,候至而行,复必要取音方正,使合于律,如此希作始作。

  或章句舒徐。或缓急相间。或断而复续。或幽而致远。因候制宜。调古声澹。渐入渊原。而心志悠然不已者。此希声之引伸也:
  曲有缓急,或章句舒徐,或缓急相间,或断而复续,或幽而致远,必依气候,使之相宜。一味求缓,一味求急,皆不得妙旨也。其缓急者,随节奏而定,调古声澹,而得心志悠然,则希声可伸也。

  复探其迟趣。乃若山静秋鸣。月高林表。松风远拂。石涧流寒。而日不知晡。夕不觉曙者。此希声之寓境也:
  欲入希声之妙境者,必要探其迟趣。得其迟趣者,操琴作弄,则若山静秋鸣,月高林表,松风远佛,石涧流寒也。

  严天池诗。几回拈出阳春调。月满西楼下指迟。其于迟意大有得了。若不知气候两字。指一入弦惟知忙忙连下。迨欲入放慢则竟然无味矣:
  严天池诗句“几回拈出阳春调,月满西楼下指迟”,言迟之趣也。此迟者,非迟缓之意也。此一点必要明了,不可有以迟缓为迟之误。所谓迟者,胸有成竹而下指也,下指不得仓促草率之意也。故迟之趣,不在慢,亦不在快,其妙在于气候。必要以曲意为出发,以节奏为法则,快慢相宜,方得迟趣。若不知气候,一味求快,则失于仓促,一味求慢则疏慵无味矣。

  深于气候。则迟速俱得。不迟不速亦得。岂独一迟尽其妙耶:
  欲得琴之妙趣,必要于气候了然于胸。如此则迟速皆得相宜也。

 

一曰和 一曰静 一曰清 一曰远 一曰古 一曰淡 一曰恬 一曰逸

一曰雅 一曰丽 一曰亮 一曰采 一曰洁 一曰润 一曰圆 一曰坚

一曰宏 一曰细 一曰溜 一曰健 一曰轻 一曰重 一曰迟 一曰速